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回顾及发展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 来源:农机通作者:李勇 访问量:249

 玉米,源于南美,属粮、饲、经三用作物,更是禾本科作物高产之王。美国是目前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和巴西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玉米,明朝后期传入我国宁夏地区,因为其食用口感不好,更多是被人作为观赏植物种植。万历年间,扬州诗人汤有光在《晚集益卿司徒池上渔钓有作》中写道:“御麦来从塞,侯瓜种满田”,描写的就是园中所种玉米和甜瓜的景观。到了清朝中期,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底层人民为了满足基本温饱需求,选择以“价视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的玉米作为主食,玉米得以广泛种植。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时至今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种植面积多年位居四大粮食作物之首。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3/24年度我国玉米种植面积43470千公顷,较上年增加400千公顷,增幅0.9%。然而,与种植面积第一不相同步的是,我国玉米机械化程度偏低,机收率才80%多,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

  越过丘壑,国产多数玉米收获机械仍是过渡产品

  作为谷物收获机械品类之一,玉米收获机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远落后于小麦与水稻收获机械,并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全球谷物联合收获机械的个性化机械体系。其实,在欧美等国家的农业装备体系中,没有小麦机、水稻机、玉米机等说法,统称为谷物联合收获机械,通过更换割台,实现不同作物籽粒收获。

  追溯玉米这一作物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历程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外先后出现了畜力牵引和拖拉机牵引并驱动的玉米摘穗机;1928年出现了玉米摘穗剥苞叶机;1930年出现了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配装的玉米摘穗台。50年代,美国在玉米摘穗机上加装脱粒装置,成为玉米摘穗脱粒机,7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外玉米收获机生产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美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玉米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由于其种植方式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很低,多数国家均采用玉米摘穗并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

  与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历程相关,玉米收获机械研发始于新中国建设时期。据相关资料显示,1962年我国研制成功玉米剥苞叶机;1973年研制并生产了玉米摘穗机和玉米摘穗剥苞叶机;90年代,才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玉米收获机的基础研究和资源积累。2004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在补贴政策拉动下,国内农机研发制造企业相继进入玉米收获机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断构建出新的产业格局。

  追溯产品形态,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研发制造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从最初的拖拉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到后来的小麦、玉米割台互换自走式玉米机,到自走式玉米摘穗收获机(从不具备剥皮功能到具备剥皮功能),到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到籽粒收获机……整体看来,国内玉米收获机械技术进步是递进式的,是越过一道道技术壁垒与功能丘壑发展形成的。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知名品牌超过80家,主销机型以摘穗剥皮机型、穗茎兼收等机型为主,且因为各地农艺不同,垄距不同造成割台多样性,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玉米收获机械中低端赛道拥挤现象已经显现,谷物籽粒联合收获机的高端领域仍以凯斯、迪尔、克拉斯等全球一流品牌“马首是瞻”,国内品牌在整体性能与技术创新上仍需持续优化。

  着眼长远,玉米收获的终极农机产品是籽粒收获机,国内市场绝对比重的摘穗型产品必然会被逐渐淘汰。一言概之,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正处于摘穗机型成熟期、茎穗兼收机型勃兴期、农艺多样下的产品多样期;同时,也正处于传统细分机型向籽粒机型升级前的混沌期、过渡期,未来几年,玉米收获产品升级与品牌再整合一触即发。

唐工利军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

  几番轮动,市场竞争已经趋向细分化与品牌化

  探究国内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发展趋向,必须弄清楚玉米种植分布与其农艺特征。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按照区位分布,划分为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南方丘陵玉米主产区、西北灌溉玉米主产区、青藏高原玉米主产区6个主产区。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份,这几个省份玉米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65%以上。

  按照面积和总体产量两个维度,国内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河南、山东、河北、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江苏、安徽北部等地,是当之无愧的玉米种植的主战场;从总体产量维度,全国玉米产量最大的是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也就是说一年一熟的东北、内蒙等区域玉米最高产,一直是玉米机械化提升重地,也就是大型机械的主战场。

  从作物外形及相关农艺特征看,相对于小麦、水稻等谷物,玉米不仅具有株高较高、秸秆质地坚硬、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高,而且农艺千差万别、种植地块大小不一、种植行距多种多样等特点,玉米机收难度相对较大,对作业机械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剥皮、脱粒效果等均是较大考验。

  如果对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进行阶段划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1年之前,产品与市场培育阶段。

  这个阶段是玉米收获机资源积累期,存在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功能单一、可靠性不足等弊端,期间,玉米背负机、小麦玉米割台互换机、自走机等多种机型同时存在,产品处于培育阶段,成熟度较低。

  第二个阶段,2012—2014年,市场爆发阶段。

  伴随着产品与市场积累完成,2012年,在补贴政策拉动、刚性需求、两行与三行小型机产品成熟度提升等有利因素促使下,该年玉米机市场爆发式增长,正式开启了玉米机产品性能和品质成熟升级的跨越之门,市场销量连年增长,2014年市场销量更是接近8万台,达到了近10年来年度销量的顶峰。

  第三个阶段,2015年至今,趋缓常态化阶段。

  自2015年开始,伴随着国家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补贴方向调整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进入了连续下滑通道,持续下滑一度令行业内制造企业举步维艰,2017年整体市场销量不及4万台,一举跌入近7年以来的市场谷底。自2018年开始恢复增长态势,但增幅趋稳,年销量维持在4.5万台上下。时间运行到2022年,在“国三升国四”排放升级政策促使下,市场透支现象明显,销量大涨,远超过6.5万台。

  经过了多轮竞争,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械形成了以雷沃、英虎、牧神、勇猛、迪马、金大丰等品牌的主力阵营,品牌集中度在不断上升,2022年销量前5名的品牌,占据了7成多比重。与此同时,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在细分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诸如穗茎兼收产品竞争、青食玉米收获产品竞争、丘陵山地机型竞争等,都呈现出与适应性、可靠性、作业效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激烈角逐。

  由远及近,今年以来,国内农机市场遭遇了2019年以来的最冷寒流,尤其是动力机械产品,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玉米收获机市场也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平台期。据市场调研,绝大多数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对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不看好,普遍判断,全年销量大概率或下滑30%以上,市场洗牌持续,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极大挑战。

  技术迭代,全谷物籽粒复合收获时代即将来临

  在进行市场分析时,以往我们习惯于以销量作为衡量指标,按照销量多少进行市场排名。而实际上,伴随着产品多样化与大型化,销量多不一定代表价值高,诸如谷物籽粒联合收获机产品,尤其是国外一线品牌,单价均超过100多万,一台价格相当于国内2-3台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价格,别看其年度总体销量相对少,价值却不低。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价值最高的产品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

  以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技术路线分析,欧美等国家全面采取了籽粒收获的技术路线,而我国却采取了“摘穗+脱粒”的分段收获的方法,这种收获方式与我国的农艺习惯、玉米品种、烘干设施完备情况以及用户对粮食价格观望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玉米收获时的含水率问题。

  玉米实现籽粒收获的前提是含水量要相对较低,据技术数据测算,玉米含水率在20—22%时进行籽粒收获损伤率最低,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时含水率普遍在25%—35%,甚至更高,这与玉米品种和用户收获习惯密不可分。据统计,国内玉米品种超过千种,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品种,用户是根据个人喜好和属地玉米种商推广情况自行选择的,这就造成了玉米收获时含水率五花八门。由于含水率高,国内大部分地区采取了上面提到的两段式收获:第一段,收获,即机械摘穗后直接收集带苞皮或剥皮的玉米果穗和秸秆处理;第二段,脱粒,将玉米果穗在地里或场上晾晒风干后脱粒、贮存或销售,这无疑也就成为了我们独有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方式。

  从根本上讲,分段式收获方式,因为机械作业环节多、玉米在用户处散放式贮存时间相对加长,粮食损失风险会加大。虽然籽粒直收比摘穗收获更难,但收获效率也更高,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作业损失也会更少,这种欧美已经全面普及的玉米籽粒收获方式,在我国的东北、新疆地区实现了率先推广,局部地区收效显著。市场调研发现,黑龙江的佳木斯部分区域、哈尔滨黑河等区域,玉米籽粒收获普及率非常高,与之相匹配,用户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主动播种德美亚3、迪卡等易脱水品种,以实现籽粒直收。同时,该区域的烘干设施完备、粮商收粮直接到田间地头,非常便捷。

  聚焦籽粒收获。今年国内玉米收获机整体市场出现严重下滑,而其中,却出现了一个特例,那就是位于哈尔滨的凯斯工厂的籽粒收获机供不应求,上半年就把全年的产品订单确定好了,“产能不足、生产不出来”,成为了工厂不再接计划外订单的理由。您看,好产品不愁卖不是?!如果你的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不愁市场,甚至市场会主动找你。

  从玉米籽粒直收机型供给情况看,国内适用的成熟产品还是以凯斯Case、约翰迪尔John Deere等产品最具领先优势,不仅整体作业效果好,而且效率高、可靠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尤其是凯斯,今年全面推出的AF4099机型,直接成为市场爆款,赢得了国内用户追捧。但是,国外品牌也有其缺点,那就是整机及配件价格昂贵、维修服务不及时等。

  大势所趋,雷沃、牧神、中联、中亚新时代等国内农机企业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籽粒机的研发与攻关,产品成熟度虽然有所欠缺,但是进步有目共睹。

  综合考量判断,伴随着国内玉米品种改良与烘干设施完善,预计未来5-8年甚至更短时间内,机械化程度发展较快的黑龙江农垦以及新疆兵团、黄淮海大部区域,将全面实现籽粒收获普及,其中,大面积成片地块实现规模机械作业、且烘干设施完善、粮商布局完备区域,将以大中型籽粒收普及为主;黄准海等区域籽粒收机型由小及中,突现逐步过渡,摘穗机型的应用场景将逐步减少。在此基础上,特需机型将在全面技术进步下展现出新形态,诸如青食玉米收获机、穗茎兼收等复合功能机型将在细分领域得以施展拳脚;丘陵、山区特需小型或履带式玉米收机型将并存,而后,伴随着籽粒收技术升级,过渡到更加适用的产品上。

  未来已来,唯有科技创新、快马加鞭、奋力赶上,别无他途。相信,毋需太久,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同步,玉米机械化收获必将以超乎大家想象的速度迈向更先进的水平。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