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关于印发《十堰市2023年农机化主推技术》的通知
竹溪县、茅箭区、张湾区农业农村局,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房县、郧阳区农机服务中心、武当山特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创新驱动战略,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市农机服务中心组织遴选了2023年7项符合绿色低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要求的农机主推技术在全市推广,为保障粮食产能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提供农机支撑。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推广。
十堰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2023年3月21日
十堰市2023年农机化主推技术
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机械化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是针对我国旱地间套多熟种植习惯,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既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又适于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在同一地块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我省采用4:2模式,玉米带种植2行、大豆带种植4行,低山及二高山地区单元宽度2.6m,大豆行距33cm,种植4行,大豆与玉米间距60cm, 玉米行距40cm, 种植2行,通过调控作物的株行距,实现玉米与当地清种密度基本相当、大豆达到当地清种密度的70%以上。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22年,农业农村部将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已初步形成,四川制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全国各种植区也都根据生产实际形成各地机具配套模式。2023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已下达十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万亩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然要由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机械化技术做支撑。
(三)提质增效情况
应用该技术的主产作物产量(如玉米)与原单作产量水平相当,还每亩新增套作大豆130~150kg,间作大豆110~130kg,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亩增收节支400~600元。
二、技术要点
(一)整地准备
我市丘陵山地可采用小型微耕机具作业,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可采用中小型旋耕机具作业。对于粘重土壤,可根据需要实施深松作业。
(二)播种
1.品种选择。大豆选择耐荫、抗倒、抗病、优质、适宜于机械化收割的丰产型品种,玉米选择紧凑、抗倒、矮秆、丰产型品种。平原及岗地夏玉米区(间作夏大豆模式,下同),大豆可选择中豆57、中豆63等 品种,玉米可选择MY73等品种;低山及二高山春玉米区(套作夏大豆模式,下同),大豆可选择恩豆31、鄂豆8号、鄂豆10号、中豆41、油春1204等品种,玉米可选择宜单629等品种。
2.播种方式。我市低山平坝大地块可选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播种,大豆玉米种肥同播一次性完成。二高山缓坡地以小型机械播种或手推式播种机具播种为主,大豆玉米错期播种。二高山地区玉米也可人工直播或育苗移栽。大豆播种深度要求3cm-4cm,玉米播种深度要求4cm-5cm。
3.适期播种。平原及岗地地区夏玉米和夏大豆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同期播种。低山及二高山地区春玉米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种,夏大豆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于预留行间播种。
4.种床准备。根据当地玉米、大豆常规种植方式的整地措施进行种床整备。播种前,可先进行灭茬,或选用带灭茬功能的播种机进行大豆、玉米灭茬播种。若墒情较差,要先造墒再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豆、玉米播种后进行滴灌、喷灌,促早出苗、出全苗、成壮苗。江苏、湖南等南方地区可在春季抢晴翻耕旋耕土地,积水地开围沟、腰沟排水降渍。
5.播种机具选择。各地区根据所选种植模式、可使用机具情况确定相匹配的播种机具,优先选用现有机具,通过改装提升以适应本地区复合种植模式的要求,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直线行驶和对行衔接精准度,减轻机手劳动强度。
玉米、大豆同期播种的可选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播种作业可同时施加种肥,种肥宜分作物对行深施,复式作业播种机可一次下田,完成根茬处理、种床耕整、播种施肥、垄沟成型等多种作业。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选用应根据当地种植模式要求,选择与一个生产单元相匹配的播种行数,播种前调整好播种单体行距。对于玉米、大豆株距要求不同的,选用的播种机需具有株距调节功能,可根据相应种植模式需求的玉米、大豆株距进行调节。
玉米、大豆错期播种的可选择单一玉米播种机或大豆播种机,可直接选用常规种植模式所使用的机具,播种行数及行距需根据生产单元适配调整。播种作业同时也可施加种肥,一次完成播种施肥作业。
机具株距调整原则:复合种植玉米密度与净作玉米密度相当或略 增,1行玉米株数相当于净作玉米2行株数及以上;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要达到净作大豆密度的70%以上。
平原及岗地地区夏玉米亩有效株数5000株左右,亩播 种粒数6000粒左右,播种株距9cm左右。夏大豆亩有效株 数10000株左右,亩播种粒数11000粒左右,播种株距10cm左右。
低山及二高山地区紧凑型春玉米品种亩有效株数4000 株左右,亩播种粒数5000粒左右,播种株距10cm左右。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亩有效株数3000株左右,亩播种粒数4000粒左右,播种株距13cm左右或移栽株距17cm左右。夏大豆亩有效株数10000株左右,亩播种粒数11000粒左右,播种株距10cm左右。
(三)田间管理
1.芽前封闭。播后芽前(播后2天之内),每亩喷施96% 精异丙甲草胺乳剂80mL-100mL兑水30-40kg,或使用80%唑嘧磺草胺,在春玉米使用剂量为亩3.75g-5g兑水30-50kg, 在夏玉米使用剂量为亩2g-4g兑水20-40kg进行芽前封闭除草。
2.茎叶定向喷雾。玉米3叶-5叶期,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定向喷雾,可采用75%噻吩磺隆0.7g-1g喷施。定向喷雾玉米带在玉米3 叶-5 叶期亩采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 75mL-80mL+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mL-70mL;大豆带在大豆5片-6片复叶时,亩喷施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g-100g或10%精喹禾灵乳剂20mL混25%氟磺胺草醚20g兑水30kg-40kg, 采用自走式多功能分带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机,配套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子进行隔离茎叶定向喷雾,离地高度5cm, 防漂移和径流,选择晴天无风且气温不低于4℃时用药,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最佳。夏季高温季节中午、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或雾滴漂移产生药害。茎叶处理定向喷雾时除草剂用药量应按照每种作物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3.病虫防治。播种前大豆玉米种子实施拌种或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大豆玉米全生育期,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智能LED 集成波段杀虫灯、性诱捕器或黏虫色板等诱杀害虫;在玉米苗后3-4 叶、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根据病虫预测或发生情况,选用相应药剂,采用植保无人飞机或喷杆喷雾机全田统防病虫害,植保无人飞机应能实现精准对行及对靶喷雾作业。
4.化学控旺。玉米在7-10片展叶,大豆在3叶期、5 叶期或初花期,根据株高情况采用喷杆喷雾机分别对大豆玉米定向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株高增强抗倒能力,喷杆喷雾机应有两套独立喷雾系统,喷杆在大豆玉米交接行位置加装物理隔帘装置,避免农药飘移造成药害。
5.水肥管理。大豆玉米生长期应根据田间土壤水分情况,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开沟排水,排涝后应及时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采用自走式施肥机追肥,减少对产量影响。
(四)收获
1.收获时期。大豆机械化收获时间要求严格,最佳时期在完熟初期,此期间大豆籽粒含水率在20%左右,豆叶基本脱落,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变成黄色,豆粒归圆,摇动大豆植株会听到清脆响声。玉米成熟的标志是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成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 胚下端) 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玉米果穗收获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 以上,玉米籽粒直收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 以下。
2. 机收作业工艺。根据各地区带状模式和大豆、玉米成熟期差异选择合适的机收作业模式:①异机分时间段收获,可采用“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或“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方式;②异机同时间段收获,可采用一前一后收获方式,选择“玉米收获机在前、大豆收获机在后”或“大豆收获机在前、玉米收获机在后”作业;③跨带收获玉米,先收大豆,后选用高地隙玉米跨带收获机同时收2 个条带的玉米。
3. 机具选择与调整。
(1)机具选择。根据各地区带状模式选择合适的玉米、大豆收获机:①依据玉米带玉米种植行数选用相对应的玉米收获机,注意玉米收获机割台及机身宽度应控制在玉米带内,避免碰撞大豆造成炸荚损失。②依据大豆带大豆种植行数选择幅宽相配套的大豆收获机,2-3 行大豆带状模式,大豆收获机车身及割台幅宽应控制在1.5m 及以下;4 行大豆带状模式,大豆收获机车身及割台幅宽应控制在2.0m 及以下;6 行大豆带状模式,大豆收获机车身及割台幅宽应控制在2.5m 及以下。
(2)大豆收获机参数调整。在大豆收获机作业前,根据大豆植株含水率、喂入量、破碎率、脱净率等情况,调整收获机脱粒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导流板角度、风机转速、分风板角度等作业参数,确保收获质量满足要求;调整割台高度,要以不漏荚为原则,尽量放低割台;调整割刀间隙,保证割刀锋利;依据大豆植株状况,适当调整拨禾轮转速和位置;收获综合损失率≤5%,破碎率≤5%。
(3)玉米收获机参数调整。调整拉茎辊间隙,当茎秆粗、植株密度大,作物含水率高时,间隙应适当大;调整摘穗板工作间隙,通过试收,根据被收玉米性状特点找到理想的摘穗板工作间隙;摘穗玉米收获时,要调整适宜的压送器与剥皮辊间距,确保高剥净率、低果穗损伤率、低落粒率;玉米籽粒直收,建议采用纵轴流脱粒滚筒配合圆杆式凹板结构降低籽粒破碎,在保证破碎率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通过适当提高脱粒滚筒的转速,减小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正确调整入口与出口间隙之比等措施,提高脱净率,减少脱粒损失和破碎,在保证含杂率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通过适当减小风扇风量、调大筛子的开度及提高尾筛位置等,减少清选损失。
三、适宜区域
(一)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适用于十堰市全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域。
(二)2023年主要示范点
2023年计划主要示范区湖北丹江口、郧阳区等地。
四、注意事项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付晓星
(一)科研单位名称: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人:唐浩然
联系电话:13527433686
(二)依托单位名称:湖北双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远洋
联系电话:18972508586
基于北斗的精准作业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该项技术基于湖北省高精度服务平台,利用已建成的湖北省地基增强网和湖北省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政府及农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每台农机终端实时的位置信息、运动轨迹、传感器状态等数据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对农机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和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湖北省50个市(县、区)的近800家合作社安装推广各类北斗农机终端25852台/套。依托平台数据,各相关部门累计发放深松作业、秸秆粉碎还田、植保、油菜直播等各类作业补贴5亿多元,应用价值明显,服务对象反映良好。
经济效益:四年来,利用北斗+农机作业质量监测技术,仅深松作业质量审核就累计节省人工成本约1.76亿元。
生态效益:(1)北斗+深松监测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25厘米以下土层的紧实度改善12.4-51.0%,田块渗透能力和保墒能力增强;(2)北斗+稻麦联合收获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机手能及时掌握收割机割台高度,确保秸秆留茬高度在15-18厘米,引导机手按秸秆还田标准进行规范作业,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投入量,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现象,杜绝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北斗+无人机高效植保作业的推广应用,采用旋翼无人机喷雾喷洒方式,更贴近受药有效区域,雾滴细小更具均匀性,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亩用药量较常规作业降低了10-20%及90%的用水量,减少了对农作物和土壤的药剂污染。
社会效益: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及农机利用效率、劳动生产效率。
二、技术要点
1.北斗监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1)深松时间一般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2)深松深度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在25厘米以上、35厘米以下,作业间距小于50厘米。(3)深松整地作业质量要求“深、平、细、实”,达到待播状态。(4)采用北斗卫星定位、视频采集、无线通讯和传感器监测技术,实现对农机位置与深松作业状态、作业过程与质量、面积的准确监测,为作业量核算、作业质量、试验对比提供量化依据。
2.北斗监测油菜轮作多功能联合播种作业。对油菜轮作试点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平台共享、终端多选、监控多界面”的技术路径,作业面积的计量精度误差不大于3%。
3.北斗监测无人机高效植保作业。施药飞行参数监测、施药质量监测、施药设备监测、作业地块监测。
三、适宜区域:北斗监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推广区域,北斗监测油菜轮作多功能联合播种作业推广区域,北斗监测无人机高效植保作业推广区域。
四、注意事项:北斗导航精准农业技术需要机手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机手要爱护设备,另一方面要搞好技术培训,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者数据采集失败。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苏仁忠 13308658778。
技术依托单位:湖北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肥料用量大、施肥次数多、施肥方式落后等问题,将机插秧与侧深施肥技术相融合,推动施肥方式转变,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22年十堰市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18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相对于常规施肥,水稻侧深施肥+减施10-20%氮肥条件下,水稻产量提高了1.7-8.6%,生产力提高6.7-35.6%。同时,亩均节省1-2个劳动力成本,亩均节本增效25-123元。
二、技术要点
(一)整地
翻耕、灌水、泡田后,旋耕整地作业。田面耕整深浅一致、泥脚深度不大于30厘米、田块内高低落差小于3厘米、田面水深控制在1-2厘米。插秧前应自然落水沉泥,达到沉淀不板结、插秧不陷机,以指划沟缓缓合拢为宜。
(二)科学施肥
1.肥料特性
颗粒均匀、表面光滑的圆粒型复合肥或掺混肥,粒径2-5毫米,颗粒强度>40N(196kPa以上),手捏不碎、吸湿少、不粘、不结块,吸湿率小于5%。
2.配方施肥方案
①一次性施肥方案。肥料需选用缓控释复合肥,其中氮素含速效氮60-70%、缓控释氮30-40%。肥料配方及用量:早稻推荐肥料配方24-12-11,施用量35-40公斤/亩;一季中稻推荐肥料配方28-9-13,施用量40公斤/亩;中稻(再生稻)推荐肥料配方20-16-10,施用量45公斤/亩;晚稻推荐肥料配方22-9-12,施用量45-50公斤/亩。也可选用配方相近的缓控释肥。机插秧同步侧深基施,后期不追肥。
②“基+追”施肥方案。基肥以复合肥为主,肥料配方及用量:早稻推荐肥料配方18-14-10,施用量40公斤/亩;一季中稻推荐肥料配方24-10-15,施用量35-40公斤/亩;中稻(再生稻)推荐肥料配方18-17-8,施用量40公斤/亩;晚稻推荐肥料配方22-10-12,施用量35-40公斤/亩。也可选用配方相近的复合肥。机插秧同步侧深基施,分蘖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中稻(再生稻)还需在头季稻抽穗期施用配方为12-5-18复合肥20公斤。
(三)精准作业
3.合理选用侧深施肥机具。推荐气吹式送肥机具,应带肥料堵塞、漏施报警装置,排肥性能应符合DG/ T105-2019要求。
4.调试农机具。作业前应调试机具:调整开沟器高度、排肥口距秧侧向距离,测试排肥量,依据插秧密度调试穴距和取秧量。
5.精细作业。作业开始时,应慢慢平缓起步、匀速作业。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施肥孔堵塞、漏施等;不准倒车,掉头转弯时停止插秧与排肥,应避免缺株、倒伏、歪苗、埋苗。作业完毕后应排空肥箱及施肥管道中的肥料并做好清洁,以备下次作业。
三、适宜区域
(一)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
全市水稻种植区域。
(二)2023年主要示范点
房县红塔镇 郧阳区安阳镇
四、注意事项
建议水稻侧深施肥区域前茬作物以油菜绿肥为主,可减少秸秆对侧深施肥作业的影响。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郑荣华 18971901363
技术依托单位: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房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水稻直播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在现有的水稻种植方式中,抛秧、插秧作业需要前期育秧,育秧环节技术要求和成本高成为制约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在适宜地区应用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技术,可以不用育秧环节,大大提升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水稻直播技术是成熟的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的上海市、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都有广泛应用。2022年我们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水稻直播种植示范推广了200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湖北郧阳区安阳镇水稻直播种植200亩。相对于机插秧节约成本16000元,增加收入11000元。
二、技术要点
水稻机直播就是在翻耕整地或耙平后的大田里直接播种。在播种时要注意精细平整、播前灭草(喷洒除草剂)、浅水直播、同步施肥、对行精准等环节。
(一) 水稻直播的关键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
大田整地要早翻耕,精细整地,灌水耙平保证泥烂田平,高低落差控制在3cm左右。开沟作畦畦宽一般在2~3m。丘陵山区宜在冬闲田播种,要及早翻晒,保持田面平整。要按照通气式秧田标准开好横沟、竖沟和围沟,保持排灌通畅。
2.选用良种
水稻机直播在品种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一些耐肥抗倒伏的品种。尽量选择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达到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适宜密播,株高不超过80cm,穗多粒重而不倒伏。以选择生育期适中的早、中熟品种搭配为好。
3. 适时精量匀播
采用水直播方式,播种的时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气温情况、地力情况等综合考虑,当日均气温能连续稳定在12℃以上时便可以播种,过早容易使种子受低温冷害。
播种时确立合适基本苗数。大田用种一般为2~2.5kg,播种前要搞好种子处理,防止种传病害。播种时要力求均匀精准对行,确保齐苗。
4.科学调肥
坚持“前促、中稳、后补”的原则,前期多施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蘖;中期严格控制长粗肥的使用,防止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后期要看苗补施肥,并要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5.合理管水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利于秧苗早发快发。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沟内水,促进早扎根、早出苗。
6. 病虫草防治
直播水稻易受病虫危害,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直播后要防止鼠雀和地下害虫的危害。在杂草防除上,严格按照技术规程除草。
三、适宜区域
(一)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
由于并未改变水稻的生长特性,因此适用于湖北省全域水稻直播、撒播区。
(二)2023年主要示范点
2023年主要示范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
四、注意事项
气候原因、水分情况、田间鼠雀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等因素都增加了水稻机直播出苗的风险。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张国忠
科研单位名称: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联系人:黄小毛
联系电话:15972080001
依托单位名称:湖北双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远洋
联系电话:18972508586
精品果园(柑橘)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该技术以提高水果品质为目的,集成了品种选择、果园改造、平衡施肥、绿色防控、宜机化栽培等技术,提升水果产业经济效益。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经在我市主要水果柑橘主产区推广应用。2018-2022年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500。
(三)提质增效情况。
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实现优质果率80%以上,亩平增收200元以上,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
二、技术要点
1.优选良种。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优选熟期配套、品种互补、耐贮运加工的优质品种。柑橘优选优质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晚熟脐橙品种等。
2.中高端系列脐橙标准化建园或旧园改造,包括:道路系统、水电系统、坡度超过10%的进行坡改梯、土壤改良、苗木定植。
3.中高端系列脐橙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与采收,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植保,采收平台。4.中高端系列脐橙轨道化运输。
三、适宜区域
全市柑橘、脐橙等水果主产区。
四、注意事项
各主产区应根据地区具体气候、环境条件进行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郑荣华 18971901363
技术依托单位: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丹江口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生态茶园宜机化建设及加工提质集成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为加快推进机械化标准茶园建设,全面提升茶叶产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在全市推广轻简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茶园宜机化建设及加工集成技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提升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农持续增收,企业增效。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项技术在我市大部分茶园推广应用。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下达的“茶园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进行了茶园植保和开沟施肥、修剪、采摘等关键环节试验推广。在茶园植保上,首次引进推广了极飞R150农用无人车及无人机,实现智能控制、无人化作业,拥有多种作业模式和强大扩展功能,可根据不同农事需求,实现精准植保、高效播撒、农资运输、防疫消杀等多种功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含烘干)是茶叶品质保持一致的必要保证,而煤、柴改电、气或秸秆颗粒燃料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提质增效情况
仅茶园管理机械化一项,就能使化肥农药大幅下降,茶叶农残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亩平增产增收290元,亩平提质增收205元。亩平节本50元,合计亩节本增收545元,增幅15%。
二、技术要点
1.机械化标准茶园建设。包括:道路系统、水电系统、坡度超过10%的进行坡改梯、土壤改良、苗木定植等。
2.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推广茶园机剪,精品茶智能化采摘技术,茶园除草开沟施肥机械化技术,园高效植保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工效,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推广茶园轨道运输机械。
3.茶叶加工清洁化。推广茶树机采鲜叶绿茶、青砖茶、红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及“煤(柴)改电(气)”集成技术,提高出口茶质量,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宜在全市广大茶区推广应用。
四、注意事项
1.明确专人和责任,加强培训指导,跟踪服务,及时总结。
2.加强统防统治,优选合格的农机产品。
3.根据生产实际,各示范区依托本地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茶园宜机化建设示范与技术总结,为该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数据。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郑荣华 18971901363
技术依托单位: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竹山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丘陵山区特色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江流域平原地区每年的6~9月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害多, 不适宜蔬菜的种植, 而山区可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夏季冷凉气候的有利条件, 发展蔬菜的种植。高山蔬菜机械化栽培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农业废弃物采用转运设备离田处理,降低病虫害等;冬闲田采用拖拉机悬挂翻耕犁进行犁翻炕土;移栽前7天左右,采用撒肥机抛洒施基肥,根据天气、温度进行机械化旋耕、起垄、覆膜;在设施大棚采用穴盘播种机播种,使用喷雾打药机进行秧苗水肥管理;采用移栽机进行定值;田间植保采用喷雾打药机;使用运输平台,人工割收,机械化运输,降低劳动强度。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在房县野人谷镇千家坪村开展示范推广活动,千家坪村位于房县南部,千家坪村海拔1100多米。当地气候日昼温差大、高山空气潮湿,具有种植辣椒、白菜、生菜等高山蔬菜的优势。自2020年开展蔬菜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活动以来,该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42户126人从事高山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600多亩,年总产值240万元,户平增收5.71万元。
二、技术要点:1.优选品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耐寒性强,抗抽薹,品质佳的品种。2.优化栽培。(1)为提前蔬菜上市时间,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初春育苗易受低温冷害影响,需采用保温育秧和设施育秧,如遇低温冷害,应及时保温防冻。幼苗移栽前3天,应进行炼苗,使其抗逆能力增强,有利于栽后扎根返青。适宜移栽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秧根盘结不散。(2)实施土壤机械深松连作障碍修复技术,采取底肥增施生物有机肥,结合间作、轮作等措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3.化肥减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4.化学农药减量。加强与植保单位联系,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轻简省工结合。推广机械耕整、施肥、施药,示范应用机械播种、移栽、采收、清洗;发展农机、植保等社会化配套服务;推行废尾菜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三、适宜区域:种植区域优先选择海拔600~1800米的基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病虫害少,适合蔬菜的种植;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四、注意事项:品种选择上应考虑与其它作物茬口的衔接,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因地制宜地选择技术路线与配套的机具。
五、首席专家及技术依托单位:
首席专家:付晓星 13317283580。
技术依托单位:十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房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更多文章
-
五征高北青贮设备,收获打包一站配齐,专业合作社首选!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饲草料也成为了发展畜牧业至关重要的一环。内蒙古自治区乳业发达,对饲草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内蒙古各个市县开始种植加工青贮饲草料,为牛羊养殖场提供优质饲草料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个人或者合作社增收致富。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蒙垚未来牧业有限公司顺势而为,前几年建立
-
联“县”热推丨变废为宝!一起看一株草的“隐藏技能”
秋收时节,田间地头的秸秆也多了起来。除了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各地聚焦秸秆综合利用,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一起细数秸秆有哪些“隐藏技能”。上海世达尔涵盖小型圆捆机和方捆机。石首“秸”尽所能!秸秆变饲料、有机肥、生物质燃料“以前秸秆是个大麻烦,大都是一把火烧了。”石首市南口镇管家铺村种植大户王军说。秸
-
20241209-1213近一周农机新闻汇总
近一周内关于农机的新闻如下:甘肃省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形成:甘肃省初步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管的新格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农机安全武威凉州区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武威凉州区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兰州市支持农机报废更新:兰州市真金白银支持农机报废更新,千余家农户受益,补贴资金达
-
20241202-1209近一周农机新闻汇总
近7天农机相关的新闻如下:赫山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班开班:12月4日,赫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行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班在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为期6天,重点学习农机操作人员相关政策知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11月农机市场景气指数同比提升:2024年11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
-
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各项政策支持及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攻关力度!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693号 (农业水利类139号)提案答复摘要范社岭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技术装备人才支撑巩固粮食安全之基的提案》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种业、农机等重要领域,不断加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