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一根秸秆的高值利用之路——访全国劳模、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
“秸秆是重要的农产品,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科技创新,秸秆可以做成衣服、文具、家具、地膜……”在全国劳模、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的眼里,秸秆是个宝。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总量在8亿吨左右,伴随着国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处理这8亿吨的农作物秸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向秸秆高值化利用进军,李荣杰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潜心二十年
聚焦秸秆技术攻关
“秸秆经过一定处理,可以转换为聚乳酸和燃料乙醇,代替石油,延长化石资源使用时间,延缓温室气体排放!”为了更好地利用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安徽丰原集团在李荣杰的带领下,持续聚焦秸秆高值利用的技术攻关。
秸秆资源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富含热能和碳、氮、磷、钾、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相比其他废弃物,例如厨余垃圾、排泄物、废塑料等,秸秆的分布更加集中,涉及商务对象更少,有助于保持供应的稳定性。秸秆资源化再利用是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实践中仍然存在技术、政策、产业化等层面的各种瓶颈,需要构建秸秆综合利用和高值利用的长效机制以解决。
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
讲述秸秆制糖技术
重构乡村产业体系
秸秆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资源支撑,是重要的初级农产品,农民一把火烧掉的秸秆浑身是宝。目前,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处于什么水平?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应当在哪些方面努力,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包括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五化”利用方式,五种方式的利用量占秸秆可收集量的比例分别为62.1%、15.4%、8.5%、0.7%和1.0%,秸秆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空间。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为秸秆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捡回另一半农业”,即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和手段,深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作物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等,拓展新的农业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李荣杰说:“在‘捡回来的另一半农业’中,秸秆综合利用是主体,充分利用秸秆可产生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一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能保护环境,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可改善现有能源结构;另一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秸秆高值化利用的技术创新,为发展乡村产业,构筑完备的乡村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李荣杰介绍,丰原集团现已攻克以秸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聚乳酸并副产高效有机肥的关键核心技术,万吨级秸秆制糖示范生产线即将投产,创造性提出围绕乡镇为中心建立分布式秸秆制糖厂的建设思路,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未来依托丰原的秸秆制糖技术,在乡镇建立分布式糖厂,充分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等地上资源,将减少开采石油煤炭等地下资源。
通过高值化利用,农民出售秸秆可获得较高的收益,通过产业化发展,还可就地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此外,发展秸秆制糖的分布式糖厂,可以为乡镇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得稳定的、可持续的产值和税收,解决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的原料来源问题,以“绿金经济”替代“黑金经济”,减少对外依赖,依靠内部循环为主体,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一个新的增量发展模式。
发展乡村产业,不仅要围绕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布局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要围绕生态农业延伸服务链,发展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文创产业;还要“捡回另一半农业”,“吃干榨净”秸秆,发展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和县域经济提供新动能。
生物基产业
引领农业低碳变革
丰原集团在安徽省固镇县建造的生物产业园
按照目前的化石资源消耗速度,全球石油开采年限约为40年,天然气约为70年,煤炭约为160年。并且消耗化石资源,又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持续增加,造成全球变暖等诸多环境问题。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对粮食及秸秆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类非粮原料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液体燃料、材料及其他化学品,如加工制造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工原料、塑料、布料、涂料、溶剂等产品。李荣杰说,“这是一种真正的碳平衡循环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基材料发展迅猛,据统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171.54亿元。有关专家预测,生物基材料将成为引导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引领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耀眼明星”。通过生物基替代化石基材料,能实现本质减排和固碳,这是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农作物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将成为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的新路径和减少白色污染的代塑新方案。
价值链升级
打开农业另一扇门
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印发的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文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明确要求,“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迫切需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等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而理念创新是捡回另一半农业的根本前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高值化利用则是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是绿色能源的大产业大基地,农业是生物质能的最大生产基地,生物质能有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每一棵农作物都是一台绿色能源生产机器,农业生物质能具备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和特点。发挥农业农村生物质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就地建厂、就地转化、就地利用,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有利于减轻建大厂的投资压力;既有利于解决综合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发展农村能源新产业新业态,又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秸秆的原料化利用是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实现秸秆高值化利用的重要保证。将秸秆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可有效促进工农复合型产业,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在双碳背景下,以秸秆为原料的生产过程为提升企业的碳汇价值,为下游生物基制品改善碳足迹数值,实现产品减碳甚至实现产品碳中和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
不起眼的秸秆还是高价值的生物基新一代战略新兴产业的原材料。秸秆深加工的副产含30%以上的黄腐酸有机肥,既是植物生长剂,又是土壤改良剂,大力推广黄腐酸有机肥还田,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对土壤进行有效修复。而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的聚乳酸,其成本从1.7~1.8万元/吨降到1.3~1.5万元/吨。
当前,农业资源高度消耗的经营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种养业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和迫切要求。
丰原集团通过二十多年技术创新,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成熟,计划在皖北各乡镇建设规模为万吨级的分布式秸秆制糖工厂,投资1~1.5亿元,按照每吨秸秆500元,2.5~2.7吨秸秆生产1吨混合糖,副产约1.5吨黄腐酸含量30%的高效有机肥测算,可获得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在实现生物基原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带动秸秆销售价格翻番,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丰原集团正加大研发攻关,优化秸秆混合糖发酵生产聚乳酸和燃料乙醇工艺。为提高秸秆资源化高值化利用,丰原集团正为发展乡镇分布式秸秆糖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2年第22期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更多文章
-
五征高北青贮设备,收获打包一站配齐,专业合作社首选!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饲草料也成为了发展畜牧业至关重要的一环。内蒙古自治区乳业发达,对饲草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内蒙古各个市县开始种植加工青贮饲草料,为牛羊养殖场提供优质饲草料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个人或者合作社增收致富。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蒙垚未来牧业有限公司顺势而为,前几年建立
-
联“县”热推丨变废为宝!一起看一株草的“隐藏技能”
秋收时节,田间地头的秸秆也多了起来。除了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各地聚焦秸秆综合利用,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一起细数秸秆有哪些“隐藏技能”。上海世达尔涵盖小型圆捆机和方捆机。石首“秸”尽所能!秸秆变饲料、有机肥、生物质燃料“以前秸秆是个大麻烦,大都是一把火烧了。”石首市南口镇管家铺村种植大户王军说。秸
-
20241209-1213近一周农机新闻汇总
近一周内关于农机的新闻如下:甘肃省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形成:甘肃省初步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管的新格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农机安全武威凉州区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武威凉州区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兰州市支持农机报废更新:兰州市真金白银支持农机报废更新,千余家农户受益,补贴资金达
-
20241202-1209近一周农机新闻汇总
近7天农机相关的新闻如下:赫山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班开班:12月4日,赫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行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班在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为期6天,重点学习农机操作人员相关政策知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11月农机市场景气指数同比提升:2024年11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
-
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各项政策支持及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攻关力度!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693号 (农业水利类139号)提案答复摘要范社岭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技术装备人才支撑巩固粮食安全之基的提案》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种业、农机等重要领域,不断加大政